發(fā)生交通肇事怎么處理
交通事故處理五步指南
一、輕微事故快速處理
發(fā)生輕微交通事故時,如果沒有人員受傷,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賠償問題。雙方達成一致后要立即撤離現場,恢復道路暢通。若無法協商或不愿撤離,必須立即聯系執(zhí)勤交警或撥打報警電話。
交警到達前,當事人可以用手機拍攝現場照片。拍照時要包含車輛位置、碰撞部位和道路標志線。保留好這些照片能為后續(xù)處理提供依據。
二、傷亡事故緊急應對
事故造成人員受傷時,首要任務是撥打120急救電話。在等待救護車時,不要隨意移動傷員。除非車輛起火或有二次事故風險,否則應保持現場原狀。
同時要立即撥打122報警。報警時要清楚說明三個信息:事故具體位置、傷亡人數、車輛受損情況。例如"長安街人民路口南側發(fā)生兩車相撞,三人受傷,白色轎車車頭嚴重變形"。
三、警方現場處置流程
交警部門接到報警后要馬上派人到現場。第一批到達的警員會立即開展三項工作:搶救傷員、保護現場證據、疏導交通。救護車未到達時,警員會使用隨車急救包進行簡單處理。
現場警員會使用警戒帶隔離事故區(qū)域。其他車輛經過時要減速慢行,圍觀群眾不得進入警戒區(qū)。工作人員會測量輪胎痕跡,記錄車輛最終停止位置。
四、證據收集關鍵點
調查人員會重點收集七類證據:車輛散落零件、漆面刮擦痕跡、血跡殘留物、衣物纖維、輪胎印記、監(jiān)控錄像和目擊證詞。每件證據都會編號保存,重要物證要裝入密封袋。
目擊者筆錄要記錄三個重點:事故發(fā)生時看到的情況、涉事車輛特征、駕駛員外貌描述。周邊商戶的監(jiān)控錄像會優(yōu)先調取,行車記錄儀資料也要及時提取。
五、追查逃逸車輛方法
出現車輛逃逸時,警方會根據目擊信息啟動攔截方案。主要采取三種措施:調取沿線監(jiān)控追蹤路線、在主要路口設卡檢查、向相鄰區(qū)域發(fā)出協查通報。車輛特征信息會通過廣播、電子屏實時發(fā)布。
對于被扣留的車輛,檢驗時間一般不超過20天。檢測完畢后車主可憑單據領回車輛。重大事故的車輛需留存至案件審結,但最長扣留期不超過60天。
現場勘查完成后,工作人員要制作四份文件:帶比例尺的現場圖、多角度照片集、物品扣押清單、當事人陳述記錄。三人以上死亡的重大事故,必須拍攝全景視頻錄像。
所有參與處理的人員都要在記錄文件上簽字。當事人有權查看記錄內容,發(fā)現錯誤可要求更正。對處理結果有異議的,可在事故認定書送達后三日內提出復核申請。
事故處理全程會使用執(zhí)法記錄儀錄音錄像。當事人可以要求查看相關記錄,但不得擅自拍攝警用設備。重要文書需雙方當面簽收,拒簽時會有兩名見證人確認送達。
這個處理流程既保障了傷員救治,又確保了證據完整性。普通市民了解這些步驟,既能配合調查工作,也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遇到交通事故時保持冷靜,按照規(guī)程逐步處理最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