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如何處理_肇事逃逸保險怎么賠償
交通肇事逃逸處理指南
一、保險公司如何應對逃逸事故
發生交通事故后司機逃跑的情況,保險公司會按照以下步驟處理。第一步需要交警部門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,這份文件會寫明是否存在逃逸行為。第二步要查看保險合同的具體條款,幾乎所有商業保險都明確規定:如果司機沒有報警或救人,直接開車離開現場,或者故意破壞現場證據,保險公司都不需要賠償。
交強險的情況有所不同。雖然交強險條款沒有直接說逃逸不賠,但賠償范圍會受到限制。交強險只在死亡傷殘賠償項目中支付費用,包括喪葬費、殘疾賠償金、護理費這些項目。醫療費和財產損失的部分,交強險不會賠付。
法律依據包括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101條和《刑法》第133條。這兩部法律規定,造成重大事故并逃逸的司機,不僅要坐牢,還會被永久吊銷駕照。
二、如何認定肇事逃逸行為
要判斷是否構成逃逸行為,需要收集五個關鍵證據。第一要證明司機明確知道發生事故,監控錄像或目擊者證詞能幫助確認這一點。第二要看司機是否在事故后主動離開,即使司機覺得自己沒錯,離開現場也算逃逸。
第三類情況涉及違法駕駛行為。如果司機喝了酒或者沒有駕駛證,即使事后報警但不在現場等待,也會被認定為逃逸。第四種情況是送醫后失蹤,有些司機把傷者送到醫院就悄悄離開,或者留下假聯系方式。
第五種情況是逃避調查。有些司機在交警詢問時躲起來,或者不配合調查,這些行為都可能被認定為逃逸。最后要注意的是,雙方私了不成的情況下,如果司機強行離開且不留真實信息,同樣屬于逃逸。
三、八種典型逃逸情形
交警部門在辦案過程中,總結出八種常見逃逸情形。第一種是司機明知出事卻直接離開,既沒有保護現場也沒有救助傷者。第二種是司機自認為沒責任,在明知有事故的情況下駕車離開。
第三種涉及違法駕駛的情況,比如酒駕司機報案后擅自離開現場。第四種是送醫后失蹤,司機把人送到醫院卻不報案直接消失。第五種更惡劣,司機在醫院登記時使用假名字、假地址。
第六種是調查期間玩失蹤,司機故意躲避交警的調查。第七種是事后不認賬,但有證據證明司機應當知道發生了事故。第八種是賠償談不攏就逃跑,司機在協商失敗后強行離開且不留真實信息。
四、逃逸事故的法律后果
逃逸行為會帶來三重法律責任。首先是民事賠償方面,商業保險全部拒賠,交強險也只能部分賠付,司機要自己承擔大部分賠償金。其次是行政處罰,逃逸司機將被永久吊銷駕照,這輩子都不能再開車。
最嚴重的是刑事責任。根據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,刑期分為三個檔次:造成重大事故的判3年以下;逃逸的判3-7年;逃逸導致傷者死亡的判7年以上。這里要注意,如果司機逃逸導致傷者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,會面臨最嚴厲的處罰。
五、遇到事故的正確處理步驟
發生交通事故時,司機應該按這五步操作。第一步立即停車,開啟雙閃燈,在車后放置警示標志。第二步檢查人員受傷情況,如果有人受傷馬上撥打120,不要隨意移動傷者。
第三步要保護現場,用手機拍攝車輛位置、剎車痕跡、散落物品等證據。第四步立即報警,等待交警到場處理,期間不要和對方發生爭執。第五步聯系保險公司,如實說明事故情況,配合后續調查。
特別提醒兩種情況:如果對方司機逃逸,要盡量記住車牌號、車型和逃逸方向,這些信息對破案很重要。遇到需要送醫的緊急情況,必須讓至少一名乘客或路人作證,送醫后要立即返回現場或到交警部門說明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