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傷內退死亡賠償標準_工傷內退工資標準
一、工傷死亡賠償的兩種情況
工傷內退人員去世后賠償標準要看具體原因。如果死亡和工傷直接相關,比如舊傷復發導致死亡,家屬可以申請工傷死亡待遇。這種情況包括三個部分賠償: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全國城鎮居民去年平均收入的20倍計算,喪葬補助金按當地去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個月發放,家屬撫養費按死者工資比例發給需要撫養的親屬。
如果死亡原因和工傷無關,比如因為生病去世,就不能享受工傷死亡待遇。這時候要看單位有沒有交養老保險。交了養老保險的家屬可以領社保發放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。具體金額各地規定不同,一般按當地標準執行。
二、工傷傷殘賠償計算方法
經過工傷鑒定后,賠償金額按傷殘等級計算。主要包含五個賠償項目:治療產生的醫療費憑醫院發票報銷,養傷期間單位要照發工資,傷殘補助金按傷殘等級發放。比如一級傷殘能拿27個月工資,二級拿25個月,后面等級逐級減少。
重度傷殘職工還能按月領津貼。一級傷殘每月拿工資的90%,二級拿85%,三四級也有相應比例。生活不能自理的職工可以申請護理費,完全不能自理的按當地平均工資50%算,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按40%,部分不能自理的按30%。
三、工傷鑒定時間安排
受傷后做鑒定要等傷情穩定。簡單骨折一般3-6個月就能鑒定,嚴重受傷需要半年以上。法律規定傷情穩定后60天內要出鑒定結果,特殊情況可以延長30天。單位要在出事30天內申請工傷認定,特殊情況可以申請延期。如果單位不申請,職工或家屬可以在1年內直接申請。
四、賠償領取注意事項
領賠償時要注意保留醫療票據和鑒定文件。停工留薪期間要和單位確認工資發放方式。安裝假肢等輔助器具的費用要提前申請批準。家屬領取撫養費需要提供親屬關系證明,還要確認是否符合領取條件。
五、常見問題解決辦法
很多家屬不清楚死亡原因是否算工傷,這時候要保存醫院診斷記錄,及時申請事故調查。對賠償金額有疑問可以找當地社保局咨詢,或者請工會幫忙。單位不配合申請的,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投訴。每個地區的具體標準可能有差別,最好先查看當地最新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