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有哪些
一、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?
開車發生事故后逃離現場的行為就是交通肇事逃逸。這種情況指司機在撞到人或車輛后,沒有留在現場處理問題,反而選擇逃跑。逃跑會導致三個結果:民事賠償無法確定、刑事責任難以追究、行政處罰無法執行。現在交通工具越來越多,這類案件也在增加,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。按照法律規定,逃逸的司機要面臨更嚴厲的處罰。如果事故造成人員受傷后逃跑,最少要判三年有期徒刑。如果逃跑導致傷者死亡,刑期會增加到七年以上。
二、這八種行為會被認定為逃逸
1. 司機明知發生事故,仍然開車或棄車離開現場。比如撞到護欄后直接踩油門逃跑,或者把車丟在路邊自己跑走。
2. 司機覺得自己沒有責任就離開。有人覺得是對方違反交規,拍個照就走了,這種行為也算逃逸。責任認定必須由交警判斷,司機不能自行決定。
3. 司機有喝酒或沒帶駕照的情況,報警后又跑掉。比如打電話報警說"我喝了點酒出事了",但沒等交警來就離開,之后又返回現場。
4. 送傷者到醫院后消失。有個案例是司機把傷者送急診室,趁家屬繳費時偷偷離開,這種情況屬于逃逸。
5. 在醫院留下假信息。比如告訴護士自己叫"張三",實際是"李四",或者留個空號就離開醫院。
6. 交警調查時逃跑。有人做完第一次筆錄后失聯,手機關機,家里也找不到人。
7. 不承認發生事故但有證據。比如行車記錄儀拍到碰撞過程,司機卻堅持說"只是輕微刮蹭"并離開。
8. 賠償沒談妥強行離開。雙方為賠償金額吵架,司機突然開車沖卡逃走,這種情況即便留下電話號碼也算逃逸。
三、這六種情況不算肇事逃逸
1. 協商后反悔報警不算。比如兩車剮蹭后簽了和解書,三天后其中一方反悔找交警,另一方不算逃逸。
2. 為救人先離開現場。曾有司機把傷者放上車,用粉筆在地上畫好車輪位置,然后緊急送醫并電話報警。
3. 籌醫藥費暫時離開。需要醫院繳費單和家屬同意證明,比如護士站有書面記錄"司機王五去銀行取錢,兩小時后回來"。
4. 自己受傷需治療。比如司機被撞昏迷,醒來后直接從醫院報警,這種情況需提供急診病歷作為證明。
5. 確實不知發生事故。大貨車夜間行駛時輕微刮蹭電動車,司機完全沒察覺,行車記錄儀顯示當時正在接電話。
6. 害怕被打而離開。曾有案例中肇事司機被圍觀群眾毆打,跑到200米外的便利店報警,手機通話記錄能證明報警時間。
四、逃逸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?
首先要承擔更重的刑事責任。普通交通事故致人重傷判三年以下,但逃逸直接變成三年起步。如果傷者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,刑期會升到七年以上。其次是民事賠償翻倍,法院判決時會額外增加精神損害賠償。駕駛證會被永久吊銷,終身不能再開車。還要面臨高額罰款,最低2000元,造成嚴重事故的可能罰到10萬元。保險公司也會拒賠,所有損失都要自掏腰包。
五、遇到事故應該怎么做?
第一步立即停車打開雙閃,在車后50米放三角警示牌。第二步檢查人員傷亡情況,撥打120急救電話。第三步報警并保護現場,用手機拍攝全景照片,包括車輛位置、剎車痕跡、散落物。第四步配合交警調查,如實說明事發經過。如果對方要求私了,要簽書面協議并留下身份證復印件。送醫時要全程陪同,繳費保留所有票據。離開醫院必須獲得傷者家屬書面同意,最好有第三方見證人。遇到責任爭議不要爭吵,等交警出具事故認定書。最后提醒大家,行車記錄儀要定期檢查,確保能完整記錄事故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