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行電瓶車和電瓶車相撞責任在誰_逆行電動車和正常行駛電動車相撞
【交通事故責任劃分的五大要點】
一、兩輛逆行電瓶車相撞怎么分責任
兩輛電瓶車在逆行時發生碰撞,需要看具體情況定責任。逆行本身違反交通規則,但具體責任要看雙方是否有其他問題。如果只有一輛車逆行,那逆行車要負主要責任。但另一輛車如果超速或者沒看路,也要分擔責任。
交警處理這類事故時會看三個關鍵點:誰先違反交通規則、誰的行為直接導致事故、雙方過錯程度。比如甲車逆行,乙車超速行駛,兩人在拐彎處相撞。這時甲車負主要責任,乙車超速要承擔次要責任。
法律依據是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。該條款說事故賠償先由保險公司在強制險范圍內支付,超出部分按責任比例分擔。兩輛機動車(包括電瓶車)相撞,有過錯的一方賠償;雙方都有錯,按過錯比例分擔。
二、故意撞擊逆行者怎么處理
遇到逆行車故意撞上去的情況,責任判定會更復雜。法律明確規定不能以暴制暴。即使對方逆行,故意撞擊也屬于違法行為。這種情況要分開看兩個行為:對方的逆行責任和你的故意撞擊責任。
交警會調取行車記錄儀、路口監控,詢問目擊者。如果證實是故意撞擊,肇事者可能面臨治安處罰甚至刑事責任。比如張某因被逆行車擋路,故意加速撞向對方,導致對方受傷。這種情況張某不僅要承擔事故全責,還可能被追究故意傷害責任。
三、行人橫穿馬路被撞的責任劃分
行人過馬路被撞,責任判定要看雙方行為。法律規定機動車要禮讓行人,但行人也有遵守交規的義務。如果汽車正常行駛,行人突然從綠化帶竄出,司機來不及反應,這種情況行人要負主要責任。
具體分三種情況:
1. 汽車全責:司機酒駕、超速或闖紅燈撞到遵守交規的行人
2. 行人主責:行人闖紅燈、跨越隔離欄被正常行駛車輛碰撞
3. 雙方同責:行人違規但司機也有疏忽(如開車看手機)
有個典型案例:李某翻越護欄過馬路,王某開車時低頭調收音機,等發現時剎車不及。最后判定李某承擔70%責任,王某因分心駕駛承擔30%責任。
四、事故處理的基本流程
發生交通事故后,要立即做五件事:
1. 打開雙閃燈,放置三角警示牌
2. 檢查人員受傷情況,撥打120急救
3. 拍現場照片(全景、碰撞部位、剎車痕跡)
4. 報警并通知保險公司
5. 交換駕駛證、保單信息
特別要注意不能私下移動傷者,除非有起火危險。要保留行車記錄儀數據,記下目擊者聯系方式。如果對責任認定有異議,可以在3天內申請復核。
五、賠償標準怎么計算
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、誤工費、護理費等七項。以上海為例,2023年標準為:
- 醫療費:按實際票據報銷
- 誤工費:月收入÷30天×誤工天數
- 護理費:120元/天
- 營養費:40-60元/天
- 交通費:按就診次數實報
- 殘疾賠償金:城鎮戶籍84,844元/年×20年×傷殘系數
- 精神撫慰金:5,000-50,000元
責任比例直接影響賠償金額。比如總損失10萬元,若行人負主責(70%),機動車承擔30%,則賠償3萬元(交強險先行賠付的18萬元除外)。要注意的是,即使行人全責,機動車仍需承擔不超過10%的賠償。
每個案件都有特殊性,建議事故后及時咨詢專業律師。比如電瓶車是否超標(時速超過25km/h、重量超55kg)會影響車輛性質認定,進而改變責任劃分。保存好事故認定書、醫療票據、工資流水等證據,這些都會影響最終賠償數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