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車撞人致人輕傷后逃逸怎么判_開車撞到人輕傷要扣分嗎
# 交通事故法律責任解析
## 一、撞人后逃跑的后果有多嚴重
開車撞人導致對方受輕傷后逃跑,這種行為屬于交通肇事逃逸。法律規定,這種情況會被判3年到7年有期徒刑。如果因為逃跑導致傷者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,刑期會增加到7年以上。
撞人后逃跑是指司機在發生事故后,為了逃避責任而離開現場。即使被撞的人只是輕傷,逃跑行為也會讓事情變得更嚴重。法院在判決時會考慮逃跑的原因、造成的傷害程度和司機的主觀惡意。如果司機事后主動自首,配合調查并賠償傷者,法院可能會適當減輕處罰。但逃跑本身屬于嚴重違法行為,必須受到法律懲罰。
## 二、什么情況下撞人要坐牢
撞人后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,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:
1. 普通交通事故不構成犯罪
如果司機正常駕駛沒有違規,因為突發情況撞到人,比如行人突然沖出馬路導致來不及剎車,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坐牢。但需要承擔民事賠償,支付傷者的醫療費和損失。
2. 嚴重違規導致事故必須擔責
當司機存在醉酒駕駛、嚴重超速或闖紅燈等行為時,如果造成他人重傷或死亡,就會構成交通肇事罪。例如喝酒后開車撞死行人,這種情況肯定要承擔刑事責任。
3. 特殊意外可能免責
在極端天氣或車輛突發故障等無法預見的情況下撞人,且司機沒有違規操作,經過調查確認事故與司機行為無關,也可能免除刑事責任。
## 三、撞人一定會犯罪嗎
撞人不等于犯罪,關鍵要看具體情況。普通交通事故導致受傷屬于民事糾紛,主要通過賠償解決問題。但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會升級為刑事案件:
1. 故意或重大過失傷人
如果司機明知可能撞人仍強行通過,或者嚴重超速導致來不及剎車,造成他人重傷或死亡,就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。例如在小區內以80公里時速行駛撞倒老人。
2. 危害公共安全的情況
公交車司機開車時玩手機導致車輛失控撞倒多人,這種情況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。這種罪名的量刑比普通交通肇事罪更重,最高可判死刑。
## 四、賠償與判刑的關系
積極賠償能影響判決結果,但不能免除刑事責任。對于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,司機需要做三件事:
1. 立即報警并保護現場
留在現場協助救治傷者,撥打120和110是司機的法定義務。用手機拍攝現場照片,記錄車輛位置和剎車痕跡。
2. 主動墊付醫療費用
及時支付搶救費用能體現悔過態度。保留所有繳費單據,這些憑證在后續處理中很重要。
3. 配合調查不推卸責任
如實向交警說明事發經過,不隱瞞酒駕、超速等違規行為。對于不清楚的細節直接說明,不編造虛假信息。
完成這些事項后,法院在量刑時會考慮從輕處理。但賠償不能代替刑罰,特別是存在逃逸或醉駕等情節時,仍需承擔刑事責任。
## 五、遇到事故的正確處理方式
掌握正確的應對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法律風險:
1. 立即停車開啟雙閃
在車后50-10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,夜間要增加至150米。城市道路要特別注意保護現場,防止二次事故。
2. 檢查傷者情況
不要隨意移動傷員,除非有起火等緊急危險。確認傷者意識狀態,用干凈布料按壓止血,等待專業醫護人員處理。
3. 完整保留證據
記錄對方車輛信息、車牌號和保險信息。尋找目擊證人并留存聯系方式,行車記錄儀視頻要及時備份。
4. 按流程辦理手續
在交警到達后如實陳述經過,簽字確認時要仔細核對記錄內容。收到事故責任認定書后,15日內可申請復核。
5. 及時聯系保險公司
48小時內要完成報案,重大事故需要保險公司人員到場勘查。提交完整的醫療票據、修車清單等理賠材料。
發生交通事故后,建議盡快咨詢專業律師。律師能幫助分析責任劃分是否合理,指導收集有利證據,在賠償談判和法庭審理中爭取最好結果。特別是在涉及刑事責任時,專業法律協助更為關鍵。